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星雲大師全集》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1.以師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

    編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後,佛光弟子依循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十大貢獻,系統整理其思想與實踐,歷時兩年編撰完成,2025年5月10日新書發布。本版自今日起,每周一節錄精華刊載,期能引領讀者透過閱讀大師的慈悲智慧,啟悟人生道路。 在《星雲大師全集》的〈自序〉中,大師回顧了自己跨越世紀的生命長河,他說: 這是一部非常複雜的《全集》,因為在我個人成長的九十年歲月中,於時間上,經歷了北伐時期、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以至抗戰、內戰、兩岸對峙等時期;於地理上,我走遍世界五大洲,幾乎平均每年環繞地球一、二次;於人事上,上至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我一概平等對待,視為朋友。尤其在我一生的時光之中,於佛教裡,凡事不推諉,舉凡弘法建寺、安僧辦道、創辦學校、成立協會、養老育幼、救濟孤苦、社會服務等,皆盡力而為。也因此,成就了我多元的人生。 屹立時代浪潮 人間光明希望 大師在〈自序〉中提及的每一項事業,都是他對人間的無私奉獻。弘法建寺,他在全球建立近三百間寺院,淨化千百萬信眾的心靈;安僧辦道,他培育一千三百多名出家弟子,為續佛慧命奠定堅實的基礎;他創辦學校,從幼兒園、中小學到五所大學,為無數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他致力文化出版,倡導藝文化心;他創辦佛光會,在全球五大洲成立二千多個協會,團結信眾的力量,將佛陀的慈悲傳播至世界各地;他養老育幼,從育幼院到佛光精舍、仁愛之家等,為社會的老幼弱勢提供溫暖的庇護,乃至急難救助,給予及時的幫助;每一件弘法善舉的成就,都是大師全付身心的供養。他以數十年的光陰,成就「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宏願。 為了弘揚人間佛教,他所承受的艱困、挫折、批評與委屈,遠非常人所能想像;在千難萬難中,他以堅韌不拔的信念與無盡的慈悲,成為一座璀璨的燈塔,屹立於時代的浪潮之中,為人間帶來希望與光明。 常有人問大師一生中遭遇困難如何面對,他總是淡然的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大師的般若智慧,使他面對任何挑戰時皆能安然自若,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亦如《金剛經》:「不驚、不怖、不畏」,大師在九十歲高齡時,回顧自己的一生,他以十二字總結:「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這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的寫照,更是他一生奉行人間佛教的體證。 作為佛光山的弟子,我們深感慶幸,能在學佛出家的道路上依止大師,學習人間佛教的智慧,並且在大師的庇蔭與四眾弟子的護持下,於菩薩道上穩步前行。大師一生為人間、為佛教、為世界所作的一切,我們難望項背,但發願「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竭盡綿薄之力,報答佛恩、師恩與眾生恩。 十大面相發展 弘法重要貢獻 2023年,大師圓寂後不久,親近大師七十載的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邀請長期深入研究大師思想的上海大學文學院、同時也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的程恭讓教授,與佛光弟子們共同研討,如何從大師四千多萬字的著作中,系統性地分類、歸納其思想內容,讓大眾在閱讀大師思想時,能夠提綱挈領的理解人間佛教的精髓。 經過多次討論,眾人決議以程恭讓教授在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中提出的〈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十大貢獻〉作為編輯方向與原則,並訂名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這十大貢獻包括: 一、 系統建構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 二、 深廣推進人間佛教實踐層面的建設事業 三、 大力推動現代人間佛教的僧團建設 四、大力推動信眾在人間佛教中的地位與作用 五、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的整合 六、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七、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 八、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 九、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出路和方向 十、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 這十大貢獻的內容,同時也是人間佛教發展的十大面相。每一章皆為獨立的議題論述,內容緊扣該章主題,然因本書主要探討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思想,難免有所交錯與相似之處,展現異中存同的表述。此外,本書主要引用2022年出版的《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作為文獻依據。 而為了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人間化的行誼,特別在開篇收錄〈星雲大師行狀〉,並附錄〈星雲大師大事記〉、〈星雲大師全集自序〉及〈星雲大師全集簡介〉,以呈現大師的弘法歷程與重要貢獻。 這套書的順利完成,要感恩常住三寶及大師的護佑與加持。在編輯過程中,特別感謝長老慈惠法師以九十二歲高齡,每月主持會議,聆聽我們的報告,帶領我們討論,如定海神針指導我們收錄大師《全集》的內容方向。他說,師父圓寂後,其他事情可以不做,這件事情一定要做,效法先賢大德尊者在佛陀涅槃後做教法的結集整理。程恭讓教授更是傾其所學,不厭其煩地與我們反復討論,提挈大師思想的重點。感謝所有參與編輯撰寫的團隊成員,在各自本職工作的同時,齊心協力,以兩年時間共同成就這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的出版,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 大師一生弘法,教化十方,其智慧與慈悲難用言語盡述。沒有大師,我們無法親近佛陀的本懷;沒有大師,就沒有今日人間佛教的新氣象。佛光山藏經樓宗祖殿的對聯,可以說是大師畢生推動「佛教人間化,人間佛教化」的最佳寫照: 建寺安僧 傳道五洲 猶似蓮華不著水 雲遊世界 緣結十方 亦如日月住虛空 我們期望這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能接續大師的慈悲與智慧,如日普照大地,如月清涼行人,所有見聞人間佛教者,皆能生起歡喜踴躍之心,獲得自在安樂的法味。大師的思想博大精深,這套書的結集整理難免有所不足,懇請讀者不吝賜教,共同為人間佛教的弘揚貢獻心力。...<詳全文>
  • 佛光會百萬人慶佛誕 蔬食淨心報佛恩母恩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國曆5月第二周日是國定佛誕節也是母親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今年自國曆5月初起,即在各地佛光山道場及全國各地廣設浴佛亭,更融合感恩母親節的主題,鼓勵大眾以蔬食報恩,淨化身心,累計有近百萬人參與,參與者雲集各界人士,從稚齡孩童到銀髮長者,無論本地居民、學校師生、醫護人員,甚或外籍朋友,都以虔誠之心,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共沐佛恩,展現人間佛教的跨文化與國際性影響。 浴佛現場遍布全台各地,包含東部和澎湖、金門、馬祖等外島,從都市社區到偏鄉村落、街頭巷尾,都能看到佛光人和大眾齊聚佛光山各地道場或文化廣場、公園市場、醫院學校、機關團體等地,布置莊嚴的浴佛池,讓人人合掌誦偈,浴佛浴心,藉此傳遞祈願世界和平、身心安樂的願力。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言:「我們應該以道德人格、慈悲心、尊重他人等莊嚴的心態來慶祝佛誕節」。此次佛光人同心慶佛誕,正是以信仰融入生活,以慈悲涵養社會。活動不僅凝聚社區情感,也深化文化教育與慈善理念,為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如SDG 3健康與福祉、SDG 4優質教育、SDG 13氣候行動、SDG 16和平與正義、SDG 17多元夥伴關係等目標貢獻心力。 在慶佛誕系列活動中,積極推動蔬食A計劃,更與連鎖Pizza品牌攜手合作,推廣蔬食,並取得了顯著成果。自4月初以來,已有逾2萬人加入響應蔬食A計畫,表達他們對地球、對健康的關懷,並以實際行動支持素食文化的推廣。 透過這一計畫,簡單易行的蔬食飲食選擇,以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推動永續發展,同時也期望激發更多民眾對生態保護的關注。 數據顯示,2021至今,響應蔬食的天數已達522,917,301天,這不僅是人數的增長,還是對環境、對地球深遠影響的具體體現。通過這段時間的蔬食實踐,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8500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碳固存量;減少的耗水量則相當於10座明德水庫的容量。 此外,在減少土地耗損和糧食耗損方面,蔬食計畫也發揮顯著的作用,其中減少的糧食耗損量,相當於能為300萬人提供一年的糧食。 未來,佛光會將持續推廣「三好、四給、五和」理念,舉辦更多文化、教育與公益活動,繼續推動蔬食A計畫,邀請更多民眾加入環保愛地球的行動,以蔬食為橋梁,讓愛與關懷遍及每一個角落,幫助地球走向更永續的未來。...<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