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福國寺佛光寶寶暨重陽敬老 三代同堂尊老愛幼樂融融

    適逢「九九重陽節」,佛光山福國寺10月18日舉辦2025年三代喜同堂系列活動「佛光寶寶祝福禮」暨「重陽敬老祈福禮」,禮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法,為百位寶寶行毓麟之禮皈依三寶、為80位長者祝福,祈願寶寶在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下,平安長大,祝福長者生活舒心安康,大手牽小手近500人觀禮見證,三代同堂傳承信仰,場面幸福溫馨。 慧屏法師首先感謝佛光爸爸、媽媽暨長者,能藉此因緣傳遞善法,讓佛光寶寶仰仗諸佛菩薩的力量,健康成長,法師進一步說明,佛光山全球各別分院都是大眾法身慧命之家,鼓勵信眾常回家,在佛道上相互成就,代代相傳。 福國寺住持妙詠法師提到,活動結合環保教育與社會關懷,感謝福國童軍設計多元「共生共榮-幸福四寶滿人間」闖關遊戲;「三代同堂綠能大冒險-全員淨零大作戰」以SDGs為主題設計,期許大眾提高環保意識;尋寶市集則鼓勵民眾發揮愛心,幫助花蓮光復鄉災民,早日重建家園。 台南市長夫人劉育菁讚許三代同堂活動的教育意義,感謝佛光山三好品格教育的良好環境,陪伴女兒成長。他用感恩心回饋,長期陪伴孩童樂在閱讀,並以「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眾迎向美好人生。 台南市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敬老尊賢活動為社會帶來良善風氣,感謝佛光人重視環保與家庭,每場活動都是利己利他的優質表現。 福國幼童軍團長邱淑卿表示,透過筷子夾球、記憶配對、湯匙托球行走等趣味任務,長者展現專注與毅力;願望啟航則藉由人生卜事法語,讓爺爺奶奶與星雲大師接心,在法語中獲得祝福與智慧。闖關活動不僅讓童軍小狼體驗助人的喜樂,也學習敬老精神。慈航幼兒園園長吳叔勳感謝6位園童代表宣讀「佛光寶寶祈福證書」,期勉孩子在三寶加持下與佛法結緣,平安歡喜成長。 「周歲寶寶抓周趣」也成為活動亮點。從台中遠道而來的黃思瑜表示,感謝母親安排參加活動,讓寶寶留下難忘回憶。年齡最小的郭恆睿抱著寶寶祈福證書,童稚模樣吸引眾人目光;大成教育機構負責人鍾金珠陪同1歲孫女黃宥晴闖關,祈願寶寶在佛菩薩庇佑下聰明健康。 「綠能大冒險-全員淨零大作戰」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瓶中太陽能小夜燈」、「能量腳踏車」等,教導民眾如何在日常中實踐減碳生活,親子互動喝果汁,闔家闖關完成任務。 督導莊方美鳳全家三代護持,媳婦承擔童軍服務員、孫子是福國童軍,有阿公、阿嬤陪伴最幸福。台南市慶安里里長吳明欽帶著兒子、孫子三代出席,祈求佛祖保佑家庭平安。淨蓮分會會長莊昭然與會員李明朗亦攜家帶眷,現場幸福滿滿。 與會貴賓有佳里國中校長李月華、和順國小校長陳良圖、竹橋國小校長謝宇笙等,以及台南市幼兒教育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淑鈴、台南市幼兒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藍美秀、安南區幼教聯誼會會長李惠卿及安南區多所幼兒園園長等。...<詳全文>
  • 新加坡佛光山攜手宗教團體 以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懷

    10月18日,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再次受邀,參與由榜鵝區阿伊斯拉清真寺(Al-Islah Mosque)主辦的年度慈善盛會-「齊心協力獻祝福」(Blessings in Harmony)活動,是新加坡佛光山連續第4年參與此項社區慈善關懷活動。 活動當天,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各分會共動員160位,與來自其他宗教團體及多個社區組織的義工一同參與,總人數近500人。眾人走訪榜鵝7座租賃組屋,逐戶派發共計2000份食品禮包,將溫暖和祝福送到低收入家庭手中,充分展現宗教團結互助的精神與社會和諧的美好,推動國家安定繁榮。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國家發展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孫雪玲,以及榜鵝集選區國會議員楊涴淩親臨現場,與義工一同派發禮包,並親切慰問居民。 此次活動由新加坡佛光山行政監寺有弘法師、知育法師、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副會長呂美成及各分會督導、副會長等帶隊參與,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宣導的慈悲理念,以實際行動利益社會。理事及義工們不遺餘力地服務社區,透過此次活動實踐「三好四給」,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關懷。 活動結束後,應邀前往阿伊斯拉清真寺,享用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茶點,並藉此機會參訪清真寺,進一步增進宗教間的了解與尊重,進一步推動宗教間的交流與和諧共處。...<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