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感念親恩 布施得福廣修福田

📿梁皇寶懺感念親恩 布施得福廣修福田
【謝佩蓁、林佩儀 桃園綜合報導】2022.08.03

佛光山桃園講堂《梁皇寶懺・卷八》圓滿,住持以《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及《賢愚經・卷二》的典故為眾開示,淺顯易懂且貼近日常生活,讓修行的核心價值明瞭清楚,也讓聞者醍醐灌頂受益良多。

《法苑珠林・卷五十五》記載,佛陀時代倡導次第乞食。一天,佛陀帶領弟子到城中乞食之際,一位婦人看見佛陀莊嚴的外貌,心生歡喜,想要供養佛陀。奈何身為婦人身,其丈夫又是梵志,向來對佛陀的言教視若無睹。婦人心想,倘若自己供養佛陀飯食,必定受到丈夫譴責。於是,心生一計,把剛煮好的米飯擠成一杓飯汁,虔誠供養佛陀。佛陀歡喜接受,並言:「若施白象百,明珠瓔珞飾,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又藉由一棵庇蔭眾人的大樹,也僅源自一顆芥子般大小的種子,說明一杓飯汁的布施就如同一顆種子,其功德未來也是不可思量的。不僅如此,婦人的虔誠供養,也為自己感召將來女轉男身、生於天上、後經十三劫,當得成佛的果報。由此可見,誠心布施,必能種下無上福田。梵志聞言,心開意解,也皈依佛陀座下,更因聽聞四聖諦漏盡煩惱,對佛法深信不疑。

住持進一步以《賢愚經・卷二》中「寶天比丘」的宿世因緣為眾開示「珠供養」功德,叮嚀大眾誠心供養的同時,不忘發善願。佛陀時代有一寶天比丘,出生時不僅七寶隨身,衣食無缺,且在聞法當下,即開悟證果。原來在毗婆尸佛住世時,有一貧人曾至誠供養當時入城行腳的僧團,且發願將來也能出家修行,成道證果。雖然貧人供養的僅是一把看起來很像珍珠的白石,但其至誠的供養心及所發的大願,卻為其感召九十一劫中,世世財寶充盈、衣食具足,無有乏少,且後來更出家修行,聞法證果。此人即是寶天比丘。

住持以此典故,一再叮嚀大眾:「佛法在恭敬中求,在無我中成就。」只要對佛法起信,恭敬虔誠,將來必能感召殊勝果報。

#佛光山 #桃園講堂
#孝道月 #梁皇法會
#梁皇寶懺 #修持

相關圖片

  • 珠供養.jpg
  • 2.jpg
  • 3.jpg
  • 4.jpg
  • 5.jpg

觀看影片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