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淨零轉型佛大同行 佛光大學與教育夥伴共建永續未來

    佛光山佛光大學於3月20日響應「國際森林日」,由佛大永續規劃辦公室舉行與教育夥伴MOU簽約儀式及減碳宣示活動。活動由佛光大學副校長馬遠榮代表學校,與領導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王聖源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攜手推動多項環境永續計畫,促進綠色發展。 本次儀式,多位學習型城市的永續教育夥伴共同連署見證,包括綠色冀泉創辦人陳宇華、頭城休閒農場經理林宏達、河川教育聯盟理事長許珍玉、桃園蘆山園社區大學講師羅淑棠,以及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北區課長吳雪美與同仁等單位加入,簽署淨零減碳行動宣言,展現攜手邁向永續發展的決心。 馬遠榮表示,佛光大學積極推動校園轉型,期望將淨零永續理念向下扎根、向外拓展,打造淨零學習環境,提升師生對綠色生活的實踐力,使學校成為淨零轉型的重要推動者。佛光大學不僅是一所綠色大學,更是一座森林大學,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與卓越的學習資源。當下與未來以秉持「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理念,推動智慧創新與綠色永續發展,致力於成為高等教育邁向永續未來的領航者。 總務長柳金財進一步指出,為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策略」中的「淨零綠生活」,該校積極建構綠色大學,涵蓋食、衣、住、行、育、樂、購等各方面。倡導健康蔬食、節能減碳、推動再生資源循環經濟,並透過課程、研究、教育推廣及環境營造,深化淨零教育。學校亦透過組織建置、規章訂立,強化各單位協作,落實減少碳足跡與碳排放、節能節水,最終建構一座符合ESG指標、融合AI智能與環境永續概念的國際綠色大學。 活動現場,與會人員齊聚永續造林區,透過手機拍照定位,種下40棵羅漢松與20棵牛樟,以實際行動落實植樹造林、碳匯增長,同時為「綠色冀泉」成立十周年留下珍貴紀念。副執行長周鴻騰解析該校與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從2021年至2024年,共執行10次植樹淨世界,實踐碳中和活動。種植原生樹苗包括:牛樟、肖楠、毛柿、佛光樹、扁柏、黃連木、油杉與流蘇等共569株樹苗。若每棵樹平均碳匯為12kg,每年度平均碳匯可達6,828kg,未來20年將累計達到136,560kg。此舉成功將SDGs轉譯為「手機定位植樹」等沉浸式教學實踐,誘發師生在知識—認知—行動實踐的連結,有助於在校園丶社區中啓動足夠的賦權培力,朝向真正的永續生活。 聯合國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涵蓋全球迫切需解決的關鍵議題。佛光大學永續規劃辦公室將持續推動「永續生活實驗室」,結合生態資源與社會需求,透過實地考察、跨領域合作與實作課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如何應對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培養永續素養與社會責任。佛光大學將持續深化永續教育,致力於培育AI與永續發展領域的人才,成為高等教育邁向永續未來的實踐基地。 ...<詳全文>
  • 自由車環台賽佛館高雄第四站 寧靜祥和有回到家的感覺

    「2025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3月16日至20日舉行,全球40個地區、22支隊伍、100多位菁英選手競逐,並有6支二級職業車隊征戰。有台北市站、桃園市站、浪漫台三線站、高雄市站、美麗新六堆站共五站,其中第四、第五站在高雄市,為環台賽史上唯一同時參與兩個站別的城市。3月19日第四站高雄市站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起點,終點高雄國家體育場,總長146.44公里。 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表示,這是高雄市第一次在自由車環台賽,成為同時有兩個站別的城市,感謝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將此如此具指標性的國際賽事選擇在高雄舉辦。今天從起點佛陀紀念館,沿途經過旗山、美濃,還有十八羅漢山、寶來溫泉公園,最後抵達國家體育場,透過轉播,讓全世界看見高雄之美。 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大會執行長李開志感謝高雄市長陳其邁大力支持,自由車環台賽同時也是在行銷台灣,高雄市站的起點佛光山為國際知名佛教聖地。有多位領隊分享,在此有回到家的感覺,心情非常寧靜祥和,希望下次再度造訪。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回到家的感覺,就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理念,希望每個人都能回到心靈之家。大師早年帶領青年騎腳踏車下鄉弘法,寫下〈弘法者之歌〉。如今自行車已經發展為休閒娛樂,甚至成為重要賽事。祝福大家騎出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人生。 立法委員許智傑表示,高雄市是CNN評選亞洲排名第三適合自行車的城市,自行車道路超過1000公里,是台灣「福爾摩沙」中自行車的「福爾摩沙」。感謝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舉辦如此盛大活動,還有佛光山提供優質站點,讓大家徜徉高雄美麗的風光。 李懷仁贈送在地特色伴手禮、慧傳法師致贈大師「向前有路‧光明在望」予選手,李開志並頒贈大會最高榮譽黃衫予李懷仁。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傳統文藝總團鑼鼓隊鑼鼓喧天開場,聲勢浩大。眾貴賓鳴槍後,選手在眾人搖旗吶喊聲中,浩浩蕩蕩出發。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局長侯尊堯、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高雄市議員黃飛鳳、高雄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張清雲、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祕書長陳和順、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副理事長林吉塗和高桓懋等出席。 車隊檢錄秀有澳洲聖喬治隊、美國諾和諾德隊、菲律賓維多利亞隊、以色列職業車隊、日本閃光大分車隊、日本愛三隊、中華隊等,分享感受台灣人文風情的溫暖。其中UCI二級職業車隊諾和諾德,隊員皆為一型糖尿病患者,他們突破身體限制,透過運動改變生活,激勵糖尿病患者也能勇敢追夢。 終點高雄國家體育場,侯尊堯、慧倫法師、李開志等出席頒獎。第四站高雄市站單站冠軍艾因霍恩(以色列職業車隊)、亞軍福廷(義大利凡蒂尼隊)、季軍亨尼金(西班牙尤斯卡特隊)。 單站個人總成績冠軍(黃衫)吉爾摩(以色列職業車隊)、衝刺王(綠衫)快克(泰國盧賈伊隊)、登山王(紅點衫)洛科克斯(法國尤尼貝車隊)、最佳亞洲(藍衫)小石祐馬(日本右京隊)。...<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