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緬懷星雲大師 多倫多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座談

    適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多倫多佛光山9月14日於大殿舉辦「懷念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人間佛教主題座談,近120位佛光人齊聚一堂,透過座談共修與人間音緣,以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與慈容法師訪談錄為主軸,回憶長老們對大師孺慕之情;也透過檀講師與人間佛教宣講員的分享,探討人間佛教思想,如何在信仰中建立、在生活中實踐,以及在社會中繼承和發揚。 座談會由多倫多佛光山監院知觀法師擔任主持人,鄺家鳳、陳淑芬與呂杰3位檀講師從不同角度,分享學佛的因緣和實踐心得,陳虎、李小雯、劉愛清和杜曉陽4位多倫多人間佛教宣講員,表達發心因緣和學佛感悟。 座談前,播放星雲大師行狀紀錄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口述歷史計畫,帶領大眾重溫長老們追隨大師弘法的歷程。目前口述歷史系列已出版《慈惠法師訪談錄》、《慈容法師訪談錄》、《心定和尚訪談錄》與《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記錄大師身教與言教的感人篇章。 座談以三大主題展開,在「學佛因緣」環節中,3位檀講師分享與大師結緣的經歷。鄺家鳳自1994年起追隨大師,長年推動人間佛教;陳淑芬從1995年加入佛光會後,發心護持道場,以花藝弘揚佛法;呂杰因合唱團結緣佛光山,以專業服務協會多年。他們的故事印證「佛法在世間」,學佛的因緣各不相同,皆因大師的因緣而深植信心。 「信仰建立」環節中,3人談及信仰如何在思惟與實踐中建立。星雲大師「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教誨,成為學佛之人一生奉行的指引。信仰不僅是精神依靠,更是一種責任與使命。 在「日常行佛與弘法」單元中,鄺家鳳以佛光會會員信條為例,說明人間佛教即在生活之中;陳淑芬回憶參與佛指舍利迎請大典的殊勝因緣;呂杰則談及如何善用資訊科技推廣佛法,呼應星雲大師教導「只要懂得把握佛法的核心價值,做什麼都是佛法」。 座談間穿插人間音緣,3位檀講師分別以〈偉大的佛陀〉、〈流轉〉和〈浮生若夢〉緬懷大師;青年佛光幹部張芮心和Keven Chen則先後演唱〈佛在汝心〉、〈朝山〉。在悠揚的歌聲中,現場充滿感恩與懷念。與會大眾踴躍交流,從檀講師和宣講員們的真誠分享中,深刻體會大師所教導的人間佛教的時代意義。 最後,全體齊聲合唱〈佛光四句偈〉作為圓滿。知觀法師總結表示,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猶如明燈照亮弟子心靈道路。大家要在信仰中發現自己,在生活中行佛、利他。大師以慈悲與智慧提倡人間佛教,不僅屬於佛光人,更屬於全世界。 本次座談,不僅是緬懷,更是承繼與發願,大眾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要以自身的行動延續大師的願力,祈願人間佛教在各地弘揚光大。...<詳全文>
  • 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

    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陪同美國西來大學謝明華校長、宗教學系主任Miroj Shakya教授、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郭守仁教授,9月12日一同前往泰國佛教最高學府──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在該校校長Most Venerable Professor Dr. Phra Brahmawatcharatheeracharn的主持下,雙方簽訂教育交換合作備忘錄,並於建校138周年校慶之際,為南北傳佛教教育交流揭開新篇章。 摩訶朱拉隆功大學由泰皇拉瑪五世於1887年創立,並於1997年成為國立大學,長年肩負推動南傳佛教與培育僧團人才之重任。此次與西來大學合作,需經泰國政府教育主管機關核定,顯示該校對本次合作的高度重視。 心定和尚於簽約典禮中開示,回顧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推動南北傳佛教交流的願力,並肯定西來大學長期與泰華寺合作,推動國際佛教教育的努力。他期勉雙方未來能培育兼具南傳禪修實踐與西方學術素養的弘法人才,行腳世界各地,弘揚佛陀智慧。 謝明華簡介西來大學課程特色,邀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師生赴美研修,並表達期待共同開發適合西方學生的禪修課程,將正統南傳禪修介紹給國際大眾。 儀式最後,心定和尚與兩校校長於校園內共同植下一棵菩提樹,象徵合作關係的生根與茁壯,祈願在雙方師生共同努力下,讓佛教南北傳攜手合作,繼續弘揚佛陀教法,廣利人間。...<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