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

    第十屆三好校園頒獎典禮於11月17日在菲律賓佛光山圓通寺舉辦,菲律賓Negros Occidental省的11個城市共199間學校代表集聚一堂,一起慶祝各項卓越的善行和貢獻。這場典禮以「傳播慈悲.提倡和諧」為主題,推廣「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並強調如何通過行三好激發各個區域的積極行動,活動在簡單、溫馨而正式的氛圍中進行,主持人Charity B. Duremdez帶領大家回顧了這些年來的成果與努力。 「歡迎各個教區的教育家與老師。」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小故事,說明學歷固然重要,但是學歷不是成功的象徵,做人好才是真正好。從「人人行三好 世界更美好」中,可以看出「三好」確實非常重要,如高雄市警察局到佛光山開會,「人人行三好,治安一定好」乃至「人人行三好,人緣一定好」,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大師的慈悲,而慈悲與智慧代表佛教所說的一切。 佛光山萬年寺住持暨菲律賓三好校園執行長妙淨法師致歡迎詞,10年前三好校園只有50間,去年達到350間,今年又增加到399間,可見三好在菲律賓各島各學區各學校的成果。星雲大師重視教育,特別強調「三好」,說做就做,感謝每個三好校園相信「三好」,對「三好」有信心,也執行得很好,期許未來把「三好」在菲國遍地開花,影響世界。 教育局代表Felix Pela Pen致詞表示,受心保和尚的開示啟發,三好不只是學業更是品德。更從星雲大師的「三好」看到,三好讓教育家變得熱情、懂得關心社會,看到心保和尚在梵蒂岡與教宗對話,是為了世界和平,感受到三好是謙讓與和諧相處。社區很多孩子不受家庭的溫暖與重視、不被關愛,但是在三好校園裡獲得溫暖與希望。 Negros地區11個城市的三好學校各位領導人、來自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嘉賓,共同參加了頒獎儀式。活動中亮點之一是Sagay國立中小學由學生們所帶來的精湛表演,節目充分展示了青少年的創意和活力,讓整場典禮增添了無限光彩。 隨後,頒獎典禮進入高潮,獲獎者們逐一上台,分四梯次進行,由心保和尚、菲律賓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妙淨法師頒獎,各教區接受來自學界和社會各界的肯定。每一位獲獎者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都得到了應有的表彰,並且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 頒獎典禮不僅是一次對顯著成果的表彰,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提醒每一個參與者與教育工作者,無論在生活中遇到多少挑戰,都可以通過小小的善行來照亮他人、改變世界。 在活動的最後,Negros教區教育局主任Ramir B. Uytico代表向心保和尚授予認可證書,肯定三好,感謝心保和尚對三好專案的支持與奉獻,他的慈悲激勵了無數個人,福利社會,並為人間佛教的推廣和促進社會和諧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期待未來更多的善行能夠被實踐與傳播。 隨著典禮的圓滿結束,大家帶著滿滿的正能量與感動,期待著每一粒善良的種子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結出豐碩的果實。...<詳全文>
  • 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期許打造有血緣、文化、慈悲的島嶼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盧根陣一行4人,11月19日參訪佛光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佛館禮敬大廳三樓聚賢堂,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會面,交流對於文化與博物館的理念。慧傳法師致贈星雲大師2026年的祝福「和諧共生‧馬到成功」,陳榮昌回以青花瓷留念。 慧傳法師說,每年都會安排金門的弘法行程,也有感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佛館雙方締結友好博物館,大師推動人間佛教,非常重視和諧、和平。大師經歷過戰爭,深知和平的珍貴,更盼望每個人過著和平安樂的生活。提到多年前在海外灑淨主法的經歷,見到外籍人士雖不懂經文內容卻深受感動,認為真正的和平,是眾生發自內心的虔誠,希望大家都能美好。 陳榮昌表示,在佛光山感受到整個建築、人與人的對待非常友善,覺得可以放下長年在俗世的紛擾,在此心靈可以沉澱,獲得啟發與增長。前去禮拜大師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師的「以文化弘揚佛法」,大師以其思想修為,彰顯佛法的偉大。大師甚至沒有自己的辦公桌,凡事以大眾為優先,這些思考都是文化的展現。文化與慈悲的傳揚,對於人心的安定,智慧的增長有很大的貢獻。 盧根陣則始終不忘星雲大師對他的啟發,大師說過閩南文化是金門的瑰寶,促使他思考以閩南文化做為金門的文化核心精神,就是那無法割捨的歷史與血緣。有家廟的血緣、宮廟的慈悲。金門歷史民俗博物未來要打造的是心靈島嶼、和平聖地,有血緣、文化和慈悲心,也就是「活的閩南文化島」。秉持此精神,很歡喜再度到佛館,持續推展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此行欣賞佛館各項展覽、玉佛殿祈福、參觀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等。與會有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組長邊金靜、李茂菘,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佛館行政中心外事主任妙麟法師等。...<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