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經的形成與法器1234
回首頁

(二)貝葉經的由來
  最早的佛經是寫在貝多羅葉上,稱之為貝葉經。貝多羅樹是屬於棕櫚科的一種熱帶性植物,簡稱貝多或貝葉。
  貝多羅樹的產地主要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中國西南等地區;所開的花,也就是臺灣俗稱的雞蛋花。由於花的外部為白色,中心為鵝黃色,當地人們認為花內蘊涵著金光而且香氣四溢,具有保護廟宇的效用,又稱之為「寺樹」。
為什麼要將佛經寫在貝多羅葉上呢?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張,所以古印度的人們就拿貝多羅葉來記載佛教經典。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葉子呢?因為貝多羅葉質地柔軟強韌,較適合在上面寫字。
寫在貝多羅葉上的佛經/
寮國貝葉經。
在沒有紙張的年代,
僧侶們以貝葉經誦經。
尼泊爾最早的手抄經本。

(三)貝葉經的製作方法
  採好貝多羅葉後,接著是用水煮(放在大鍋裡蒸煮)→晾乾→葉面磨光→裁割葉片→葉片燙孔→刻寫經文→上色→裝訂完成。
  紙張發明後,佛經仍模仿貝葉經的外形裝訂,這種仿貝葉所裝訂的書冊,材質可能為銅葉、樺皮或紙,但一樣都稱為「貝葉經」。

二、佛門常見的法器

  什麼是法器呢?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凡是用來祈禱、供養、及法會等各種佛事所用的器具,甚至修行者所攜帶的資具,統統稱為法器。
  殿堂的法器,如鐘、鼓、大磬、木魚等,是不能隨便敲打的,因為它是龍天護法的耳目,大
眾的號令,唯有早晚課誦或法會期間方可使用,所以當我們走進寺院殿堂,看到擺放的法器,記住不能拿起來敲打喔!
法器的種類非常多,其用途、大小、形狀皆不同,簡單可分為:
1.供養佛菩薩的法器,如香爐、花瓶及燈等。
2.梵唄讚誦用的法器,如大磬、木魚及鐘等。
3.出家人生活修行的器具,如念珠、錫杖及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