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禮拜1234
回首頁

四、輕鬆自在學拜佛
(一)禮拜的意義:
  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健康。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含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感謝一切眾生。
  而從拜佛的動作讓人聯想到:當人的內心充滿了禮敬、感恩與懺悔時,也有如稻穗一般,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義,也就是如此了。

(二)拜佛動作1.2.3
1、肅立合掌,兩足呈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
(圖一)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圖二),右掌向下按於拜墊的中央
(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圖三)。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中央左方(或左膝前方)超過右手半掌處(圖四)。禮佛時,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
3、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於地面(圖五)

4、兩掌握虛拳(圖六之一),向上翻掌(圖六之二),手掌打開,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圖六之三),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頭著地時,係以「額頭」接觸地面,並非「頭頂」去著地。
5、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圖七之一、二),手掌打開,掌心向下貼地(圖七之三),頭離地面或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圖八)
6、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將身撐起(圖九),直腰起立,雙手合掌立直(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