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專題介紹 > 佛陀紀念館 > 專欄6

寫經重建藥師寺

講起抄經的果報功德,日本奈良著名的藥師寺有段故事。

日本天武9年(680),天武天皇為祈禱皇后病體早癒發願興建藥師寺,原建在藤原京,建了七年尚未完成,但天皇卻駕崩了,王位由皇后繼位,是為持統天皇。文武2年(698),持統完成藥師寺七堂伽藍的建立。養老2年(718),藥師寺移至平城京現址。但此寺在天祿4年(973)及享祿元時代(1528年)分別因火災及戰火而燒毀,除了東塔之外,所有建物幾乎付之一炬,但今日大家走進藥師寺,會發現伽藍(寺廟)富麗莊嚴,金堂、大講堂、西塔、中門、迴廊,巍然矗立,這些都是在昭和及平成年間重建完成的。

二十世紀的藥師寺,完成了當時人幾乎認為不可能的艱難任務,這都得歸因於1967年,藥師寺管長─高田好胤的發願,從那時開始,藥師寺勸奉信徒來寺裡抄寫短短260個字的心經、一份兩千元日幣(計畫剛啟動時,抄經費則是一千元日幣),稱為「納經迴向料」,寺方就以信眾的納經迴向料為經費,進行重建復興工程,以寫經迴向的願力,來助藥師寺原樣重現。

這個重建計畫,從主殿金堂開啟序章,高田好胤管長從1968年開始巡迴日本各地宣說金堂復興的理念,普勸大眾一起寫經,十年內果然圓滿了一百萬部的心經,重現了金堂。

  後來信眾所抄寫的心經已達七百三十萬部,不止重現了原有的建物,還新添了玄奘三藏院與大唐西域壁畫殿,由於這些新建落成的建築,是以藥師寺創建年代白鳳時期的模樣為藍圖,這個計畫也就被稱為「白鳳伽藍大復興」。

  如今藥師寺已成為奈良重要世界遺產之一,比方白鳳時期的遺產東塔,整體為三重塔,因為每一層都外加了裳階,因此看來彷彿有六層,而塔頂透雕的水煙,精刻出24尊飛天,更增加了律動的美感,美國東方學教育家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有句名言「凝凍的音樂」講的就是藥師寺東塔。

小小的抄經,因為有眾人的願力為助,不僅重建了歷史建物,也留下代代相傳的不思議功德。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光山為了興建佛陀紀念館而發起的「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將廣納全球各地不同國籍人士的百萬份寫經,以大眾虔誠的願心,共同創造一個新的佛教奇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