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專題介紹 > 佛陀紀念館 > 專欄7

為何要抄《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抄寫經典最大的功效在「禪定」的養成,佛家的三不漏學曰「戒、定、慧」,由「定」功而生「慧」智,方能將日常生活處理妥善。

最受民間喜愛的寫經經文為《般若心經》,此經由唐朝玄奘大師所譯,全文共260字,雖然非常簡短,卻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史上記載,唸誦《般若心經》的功德,不亞於唸誦六百卷的《大般若經》。

《般若心經》的全名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是梵語譯音,「摩訶」為梵語「偉大的」之意,「般若」意譯為智慧,但是此智慧是觀照的智慧,是出世清淨智慧。而「波羅蜜多」,意譯為「到彼岸」,是說明遠離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涅槃彼岸的方法,也就是《般若心經》中「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的意義和方法,心經為「首要之中心教義」,故「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譯為「佛說完成至高無上智慧的首要法門」,而一個真正到達智慧彼岸的人即是「佛」,即是「覺者」,故此經又可譯為「首要的成佛之道」或是「首要的成覺者之道」。

《般若心經》的首句即「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的菩薩修行是以「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本,而「波羅蜜多」的修行內容即有名的「六波羅蜜」,也就是為了達到悟所必須修持的六種法門: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智慧,前五項修行是以第六項的智慧為根底,「禪定」即如何使心安定不浮躁,由「定」生「智」,而以清明澄淨的「大智慧」來生定功。

《般若心經》為佛陀所說,攝如來一代時教,為大藏之總鑰、眾生的指南,闡述般若真義的要典,所以凡祈願、祝福、追薦,多讀誦此經。佛光山「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發動大眾抄寫心經,也是希望由此總鑰經典,由日常生活中精進努力,實踐修行智慧法門。

 

回頁首